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省首创企业深度治理专项行动 襄阳驻厂帮扶300家企业引导绿色发展

2025-04-25 10:25:0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李斌 喻妙

记者:聚焦做优服务,襄阳如何提升环境保障质量效益?

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蔡金海:一方面,襄阳推进环评审批流程再造,出台“打捆”审批等措施优化服务,环评许可办理时限、申报材料大幅减少,助力项目及早落地建设。

另一方面,襄阳统筹环境要素优化配置,推进深化排污权储备交易试点改革,对重大民生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示范等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全市统筹,助力优质项目尽早达产见效。

襄阳市生态环境部门还联合“环保管家”深入企业,全面梳理企业环保需求,确定生态环境“惠企十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在全省首创实施企业深度治理专项行动,对7个重点行业300家企业开展驻厂帮扶,引导服务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

记者:襄阳如何改进环境监管方式,实施差异化执法监管?

蔡金海:襄阳动态调整年度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正面清单,强化分类别、差异化、精准式监管执法。今年,襄阳已下达处罚决定25件,处罚款88.7万元;不予处罚4件,免罚金额37万元。

自3月18日启动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起底大清仓专项行动以来,襄阳全面排查建成区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等8个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生态环境问题线索457个,已查否16个,已核查督办361个,其中已完成整改175个。

记者:襄阳生态环境部门如何破除“环保束缚发展”的思维定式、主动担当破难题?

蔡金海:襄阳市生态环境部门自觉摒弃部门本位意识、秉承环保有为思想,推动突破性发展现代磷化工产业在区域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上融合共通,以有解思维、巧解之策突破“不可能”边界。

围绕生态环境领域短板弱项,襄阳生态环境部门制定实施15项重点任务,在环境治理修复、减污降碳协同、低碳产业发展、企业绿色升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强化项目谋划、储备、落地攻坚。目前,襄阳已谋划13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约153亿元。

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襄阳积极搭建产业链交流和合作平台,加强绿色信贷精准投放,湖北首个“危废处置量”挂钩绿色金融项目落地襄阳。4月15日,襄阳举办集中式环境权益贷款银企对接暨现场签约会。6家银行走进襄阳高新区,18家企业通过抵押排污权获得54.4亿元授信。

此外,襄阳稳妥推进高新区大气污染物减排及汽车产业绿色升级等项目实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努力拓宽磷石膏综合利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