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健康生活“盐”之有度——我市减盐实践为城市健康注入新动能

2025-04-08 14:25:00

图片
健康生活“盐”之有度
——我市减盐实践为城市健康注入新动能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齐荣 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健康腰围”成为媒体关注的热词。研究表明,盐摄入量与BMI指数呈正相关(BMI指数指的是身体质量指数,也叫体质指数,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指标),高盐饮食不仅加剧高血压风险,更可能成为肥胖的潜在推手。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我市以科学控盐为切入点,构建起政企联动、实践创新、科普赋能的减盐新格局,为慢性病防控探索出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健康密码”。

在健康中国减盐行动示范餐厅,“减盐不减咸”活动正在进行。

政企协同绘蓝图

作为甘肃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我市积极响应号召,深入推进以体重管理为突破口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将减盐行动纳入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

每年9月“915减盐周”,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华亭市、庄浪县联合市场监管局,在菜市场、超市、健康食堂和餐厅集中宣传;崇信县走进百贯沟煤矿等企业,通过生活方式技巧培训推动产业工人群体控盐。

同时,我市积极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自去年8月起,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重管理科普宣传,推动体重管理进家庭、社区、学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引导群众将健康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政企合作模式持续创新。3月4日,中盐甘肃公司陇东分公司联合崆峒区卫健部门及解放中路社区,开展“健康用盐 关爱女性”系列活动,通过低钠盐定点供应、多品盐惠民促销、科普宣讲等方式,将减盐理念融入基层治理。据了解,此次活动发放科普资料2000余份,惠及数千家庭。

餐桌革命进行时

在市公安局崆峒分局食堂,依据科学控盐新指南,200名干警的日常饮食正经历“钠钾平衡”变革。低钠盐全面取代普通食盐,既保持菜品风味又实现减钠20%,通过调节钠钾比例实现“减盐不减咸”,为高强度工作的警员构建慢性病防控屏障。

中国农业银行平凉分行职工食堂作为金融系统减盐示范餐厅,150个餐位每日为百余名工作人员提供低钠餐食。“改用低钠盐后,菜品咸度适中,员工普遍反馈更符合健康需求。”该行后勤负责人坦言,“减盐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对员工健康的长期投资。”

这场健康革命正从集体食堂向家庭厨房延伸。崆峒区铁路社区健康惠老活动中,铁路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围绕《科学控盐与高血压防治》展开讲解,强调低盐饮食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揭秘调味品和零食中的“隐形盐”,并现场演示限盐勺使用方法,结合《中国低钠盐推广应用指南》,详细介绍低钠盐的适用与禁忌,帮助老年人掌握科学控盐方法。

68岁的李阿姨通过实操培训掌握了限盐勺使用技巧。现场发放的300份“健康福袋”包含低钠盐和《家庭减盐指南》,将科学控盐理念植入千家万户。

科学控盐新指南

“从公共卫生角度看,减少盐摄入量对预防肥胖至关重要。超重和肥胖人群除控制烹调油和添加糖摄入外,还应养成清淡口味,减少盐摄入。”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张岷生表示,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不超5克。

“家庭餐桌应主动践行减盐减油,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少盐、少油,选择健康菜品。”张岷生提醒,烹饪时可减少油盐使用,尝试用醋、柠檬汁、香料调味,少吃腌制食品、酱菜、加工肉类等高盐食品,警惕“隐形盐”,例如,面条、面包、饼干等食品中也含有盐,应注意盐的总体摄入量。多采用蒸、煮、炖、焖等健康烹饪方式。

“低钠盐是有效预防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最简单、有效且实惠的方法,也是国家《健康中国行动》,为‘三减三健’明确提倡的食盐种类。”中盐甘肃盐业陇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姚双龙表示,今年计划新增示范餐厅20个,让“减盐不减咸”成为平凉市民追求品质生活的新风尚。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日均盐摄入量达15.4g克,这远远超出推荐值。随着低钠盐推广和控盐工具普及,这场始于厨房的健康革命,正为城市公共卫生体系注入持久动能。从机关食堂的克秤到主妇手中的限盐勺,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生动图景已然显现。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制作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审核丨冯宇强 刘杰
编辑丨张红玉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