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浙江凭何占3席

2025-04-03 21: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璐怡

浙江经验又一次走向全国。

近日,中央社会工作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来自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46个案例上榜。其中,浙江占了3席,数量居第一方阵。这已是浙江连续第六年有案例入选。

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推介工作始于2019年。为何开展这项工作?农业农村部官网一份公开文件这样阐释当时的背景: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迫切需要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那一年,农业农村部从全国各地选送的100多个案例中精选出20个典型案例,并专门举办新闻发布会进行推介,供各地学习借鉴。实践证明,抓什么样的典型,就能体现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首批典型案例推出后,各地吸收借鉴典型经验,因地制宜探索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路径方法,掀起了比学赶超的氛围。此后,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每年开展。

那么2024年度典型案例,又想发挥哪些方面的示范效应?

2024年度典型案例重点围绕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健全治理体系、创新务实管用治理方式、解决痛点堵点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5方面评选。浙江最新入选的案例,分别是淳安县深化党建联建机制打造乡村治理共同体、慈溪市“群治分”聚合力打造乡村数治新格局以及杭州市筑牢减负“防火墙”破解“小马拉大车”之困。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淳安紧抓这一关键,组建乡村振兴联合党委,由县领导担任书记,联建乡镇、部门、企业负责人兼任副书记或委员,在此基础上,通过规划统一编制、政策统一争取、资源统一分配,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力量聚合,进一步推动强基固本、共同富裕、民生优享。

“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二十大代表、淳安县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在“党代表通道”上介绍过的“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就是淳安这一做法的代表案例。通过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成功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推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联合体也已从最初的25个村扩展至63个村和1个社区。

慈溪案例则以“群治分”数字化治理应用平台为载体,通过创新“积分+信用分”激励机制,高效整合政府、企业、群众等各方力量,全面激发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

以“三治融合”为目标,慈溪将线下20余类公共事务场景分门别类创建在“群治分”平台内,吸引群众参与场景活动赚取积分。所得积分不仅在“每周之星”光荣榜排行,还可以在所在镇街兑换商品和服务,让参与乡村治理的村民既有“面子”荣誉又有“里子”实惠。

群众可通过“群治分”获得的积分兑换物品。图源 慈溪政务

在积分外,“群治分”为用户画像得出信用分,信用分可作为群众在优享普惠金融、招聘就业、房屋出租、创优评先等领域的依据,这也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目前,慈溪全市“群治分”平台激活用户超60万人,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当前,乡村治理中还存在不少难点、痛点、堵点,比如“小马拉大车”、办事不便、婚丧陋习等。如何破题?很多地方进行了探索,此次入选的杭州案例,就为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提供了一条路径。

去年4月开始,一场自上而下、覆盖全域的村社减负行动在杭州启动,一方面以清单化管理明确基层职责边界,另一方面系统构筑“事前准入、事中监测、事后处置”三道关口,同时借助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式,最终目标是给基层“松绑瘦身”,让干部“轻装上阵”。

准入事项正面清单。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行动也带来成效。以事前抓准入为例,杭州建立村级事项准入联审机制,对需新增布置到村(社区)、网格的工作事项实行“凡进必审”,做好源头管控。

准入联审制度实施以来,已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57项工作、60张数据报表不予准入到基层。“现在上班,我可以花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走访居民,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大家都觉得我们的服务更好更周到了!”杭州上城区凯旋街道社区网格员李雅琴说。

要入选典型案例,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并不简单。

已阅君统计发现,截至目前累计推出了6批201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从数量来看,2024年46个典型案例是历年来入选数量最多的,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省份都有案例入选。

每年的案例侧重也会有所不同,比如2019年首批案例是按完善治理体制、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实现治理有效等四个类型来分。次年第二批案例,则细分到了强化党的建设、创新议事协商形式、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加强县乡村三级联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解决突出问题等五个方面,要求更细致、做法也更聚焦。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入选典型案例的含金量。

浙江是“千万工程”发源地,在乡村治理的实践上表现不俗:6批次共有19个案例入选,已覆盖9个设区市。不少人熟悉的桐乡“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宁海小微权力清单“36条”、温岭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等做法,都入选过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广。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和保障。不断涌现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供了更多有益的借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