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机动车环保检测不能“带病运行”
2025-04-16 21:45:00

近年来,部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通过篡改数据、伪造报告等手段弄虚作假,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威胁生态环境安全。针对部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存在弄虚作假等问题,4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坚决遏制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乱象,着力营造行业健康发展生态。
一些机动车检测机构本应是问题机动车的“克星”,却变成了机动车“带病上路”的“放行者”或是成了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拦路虎”。一些机动车检测机构拿人“好处”,为“问题”机动车出具弄虚作假的检测结果。这样的造假行为性质恶劣,影响了检测市场的公平竞争。
防范机动车“带病上路”,要先防范机动车检测机构“带病上路”“带病运行”。对此,要加大对机动车检测机构的监管,进一步规范机动车检测行业市场。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细化明确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依据,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机动车检测机构行为。
对于机动车检测机构弄虚作假、价格违法行为,就要严厉打击,提高其违法成本,比如对情节严重者采取加大罚款金额,取消其经营资质等,坚决杜绝此类违法行为。加强监管与行业自律,严把准入门槛,避免无良检测机构浑水摸鱼。与此同时,执法部门要加强现场执法,对机动车检测机构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见招拆招,及时发现并予以惩治。
对车检作弊乱象要“踩刹车”了。只有斩断机动车环保检测作弊灰黑链条,让这条灰黑链条上的作弊设备制售者、车主、检测机构等相关各方都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让其回归到法治轨道上来。只有经得起法治检测的机动车环保检测,才能更好保障机动车健康运行。
文/戴先任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