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雨夜“换轨忙”

2025-04-25 22:56:00

4月24日凌晨,贵阳车站笼罩在绵绵细雨中。四月的贵州受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至12℃左右,潮湿的风裹挟着雨丝扑打在钢轨上。

此时,站内灯火通明。贵阳工务段贵阳线路车间联合贵阳电务段干部职工抢抓夜间“天窗”时间,对站内66号道岔的尖轨进行“心脏手术”。

始建于1955年的贵阳车站,是黔桂铁路、沪昆铁路、川黔铁路以及贵开城际铁路交汇的重要枢纽,日均接发列车200余列。

为保障铁路正常运营,施工一刻都耽搁不得!贵阳工务段贵阳线路车间提前开展现场踏勘,针对现场条件、设备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

“道岔尖轨是列车转向的‘方向盘’,长期碾压易出现磨耗,必须精准更换,天窗时间仅120分钟,咱们的施工进度要像钟表齿轮一样严丝合缝。”贵阳工务段线路车间副主任孙林利用班前点名进行安全提示。

更深露重,月冷风寒。0时00分,“天窗”命令下达,对讲机传来指令。作业人员按照分工迅速上道作业。

0时10分,搭接短路铜线、拆卸扣件等施工流程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寂静的铁道线瞬间热闹起来。

0时40分,撬轨组人员一字排列,手持撬棍,“一、二,起!”雨水混合着汗水从安全帽边缘滴落,在钢轨上砸出细碎的水花。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号子声,旧钢件移出承轨槽,新钢件入轨槽,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与此同时,各小组人员迅速上前,安装扣件、复紧螺栓、回收旧料。

施工现场,机具的轰鸣声和作业人员的号子声在深夜演奏出一首雄浑壮阔的“交响曲”,打磨机与钢轨摩擦,在深夜中绽放出璀璨的火花。

1时50分,施工接近尾声,雨越来越大,但大家的干劲却越来越足,施工现场一片火热景象。

质量回检员李成能手持道尺对施工地段线路几何尺寸进行仔细检查核定,各项技术指标全部达到验收标准。

2时00分,经过雨中120分钟的持续鏖战,在作业人员紧密配合和高效协作下,贵阳车站66号道岔的尖轨更换施工作业顺利完成。

几小时后,这座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三大铁路枢纽照进第一缕曙光,多趟列车缓缓离站,伴着钢轨跳动的节奏,驶向远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编辑 姚梅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