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不能简单“复制粘贴”(四海听音)
2025-04-03 07:35:00
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着一身唐装汉服,观唐风唐韵、品唐食唐味;在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来一次夜幕下的奇妙探险……春暖花开,夜间消费市场逐渐火热。同以往的“吃喝”型夜市不同,新的夜间经济业态逐步升级,促进形成融合文体、旅游、餐饮、购物等多种业态的夜间消费集聚区。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文博单位拓展服务项目。
项目丰富了,关注度有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看完夜场球赛,错过末班公交怎么办?去夜市吃喝,担心吃坏肚子怎么办?打造优质夜间消费集聚区,不仅是业态升级的考题,更是对城市治理的考验。
完善的政策措施,与提升夜间消费体验感密不可分,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构建系统化解决方案,打造便捷舒适的夜间消费空间。比如,建立健全夜间经营场所标准化监管体系,完善夜间照明、公共交通、停车配套等基础设施体系,强化治安防控、噪声治理、环境保洁等。
夜间经济聚集区的合理布局,需要政策精准扶持、配套设施完善,还需要城市人文底蕴深度滋养。若只是简单“复制粘贴”,各地小吃街千篇一律,业态升级恐难以持续。各地应结合本地资源,打造个性化业态,避免盲目跟风、低水平重复。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3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