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螃蟹、捉鱼、拾贝……上链接!“网红书记”崔建玉直播带火小渔村
来源:【新黄河】
新黄河记者:任晓斐
“大家好,我是海哥,又和大家见面了!”清明小长假期间,东营市垦利区老十五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崔建玉比平时更加忙碌。每天早上6:30,他的抖音账号“老十五村支书—海哥”准时开播,向网友推介村里的赶海乐园、渔家美食和特色民宿。短短两个半小时的直播,门票销售额突破6000元,全天吸引游客超1500人,并带动餐饮、民宿等消费增长。
从传统渔村到“网红专业村”,从靠海吃饭到年收入600万元,老十五村的蜕变离不开这位“网红书记”的坚持。崔建玉带领村民搭上“直播+文旅”的快车,让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渔村焕发了新生。
从“靠海吃海”到“上岸抡网”
老十五村位于黄河入海口,村民世代以捕鱼、养殖为生。然而,随着渔业资源减少和市场波动,传统渔业收入不稳定,村民生活面临挑战。2019年,在外创业成功的崔建玉回到家乡,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意识到,单纯依赖捕捞和养殖难以持续,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在他的带领下,老十五村成立了丰帆、聚帆、锦帆三个合作社,整合渔业资源,构建“养殖—加工—销售—旅游”全产业链。村里不仅发展海参、梭子蟹等特色养殖,还建起了水产品加工厂,推出即食海鲜、干制海产等深加工产品。
但问题随之而来——产品如何卖出去?崔建玉发现,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有限,而电商和直播带货正成为新趋势。
起初,村民们对直播带货既好奇又畏惧。“大家觉得对着手机说话很别扭,怕说错话,更怕没人看。”崔建玉回忆。为了让村民接受新事物,他决定自己先试水。他开通抖音账号“老十五村支书—海哥”,短短几年里从最初的只有几个人看,到后来单场直播销售额破万元,崔建玉成了拥有粉丝近十万的“网红书记”,也逐渐摸索出经验:“不能光喊‘123上链接’,还得学习方法和规则,更要讲好故事,让大家看到我们的海是怎么养的,鱼是怎么捕的,乐园是怎么玩的。”直播不仅带动了海产品销售,还让老十五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网友被他的真诚打动,专程来村里旅游、体验渔家生活。
“渔村变乐园”
看到直播带来的客流,崔建玉趁热打铁,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村里利用海洋资源,打造起农村文旅项目,把小渔村变成了网红村。目前村里有“渔家有喜”民俗体验、“梭子蟹垂钓”以及“船宿赏月”民宿等项目,吸引家庭游客和年轻群体。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清晨,崔建玉又准时出现在了直播间里,近三个小时的直播让他收获满满,当天的游客比前两天还要多一些。在赶海小乐园,穿着五颜六色防水衣的孩子们,正在专心致志地摸螃蟹、捡贝壳、捉鱼,家长们有的下去帮忙,有的在岸上观察,孩子玩累了就去旁边的小恐龙乐园玩上一会儿。大人们则可以在村子里转转,感受久违的乡村生活,到村子里的网红打卡点“哪吒”“敖丙”墙画打卡拍照,喝上一杯咖啡,吃上一串烤鱿鱼。游客孙先生是第一次来:“早上刷到直播,直接下单带娃来玩,一会儿就摸了半桶螃蟹,孩子玩得开心,大人也很省心,而且很安全,如果不是看直播还真不知道东营有这样的好去处。”
2024年,老十五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0万元,村民人均分红达10500元。尽管成绩喜人,崔建玉的压力却更大了。只要不开会、不出差,他会每天雷打不动地出现在直播间里,直播完接着处理村务、接待游客、协调产业发展。“村民信任我,我就得对得起这份信任。”他说。未来,老十五村将进一步升级文旅设施,开发更多互动体验项目,并培养村民成为“乡村主播”,让更多人分享发展红利。
从“渔村书记”到“网红主播”,崔建玉用一部手机、一份坚持,带领老十五村走出了一条“直播+文旅”的乡村振兴新路。他的故事证明,只要敢想敢干,小渔村也能闯出大天地。
摄像:任晓斐 剪辑:刘美琪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