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预决事实
2025-01-12 00:48:00
预决事实是指 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判决、裁定和调解书中所认定的事实。这些事实在后续的民事诉讼中,对于尚未作出裁判的案件具有预决效力。简而言之,预决事实已经由法院通过法定程序审查并确认,因此在后续诉讼中无需再次证明。
预决事实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避免重复证明:
预决事实已经经过法院的审查确认,因此在后诉中无需再次进行证明,从而提高办案效率。
确保司法统一和终局性:
预决事实的认定体现了司法的统一性和诉讼的终局性,不允许再行争执。
维护法律稳定性:
预决事实的认定有助于维护法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避免法院就同一事实作出相互矛盾的认定。
需要注意的是,预决事实的效力仅存在于两个判决之间,行政机关和侦查机关所认定的事实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没有预决效力。此外,预决事实主要包括法院依职务所知悉的事实、公证的事实等,这些事实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司法认知的特征。
综上所述,预决事实是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判决所确定的事实,这些事实在后续的民事诉讼中无需再次证明,具有预决效力。